【喜訊】順德李兆基中學沈健寧同學入選2022年“英才計劃”,順德唯一
日前,從廣東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傳來好消息,我校2021級高一1班沈健寧同學成功入選“英才計劃”2022年數學組培養對象。她是我校被納入英才計劃選拔學校名單以來第1位入選學生,也是今年順德唯一一位入選的學生。全省各學科的培養對象總共60人。
2021年10月,廣東省“英才計劃”2022年培養對象選拔活動啟動以來,先后經過學校、順德區、佛山市層層選拔,她入圍廣東省“英才計劃”復試名單。經過參加中山大學組織的筆試、面試等多個環節,她成功入選最終培養對象。
接下來,沈健寧同學將參加由中山大學組織的為期一年的培養計劃,導師是中山大學數學學院張會春教授。期待著她取得更優異的成績!
明德致遠 自強不息
沈健寧是我校2021級高一1班(創新班)學生,她學習態度端正、認真刻苦、謙虛好學、善于思考、邏輯嚴密,學習品質優異,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。
數學筆記一瞥
英語筆記一瞥
近年來,學校創新實驗班建設不斷取得突破。創新班高考特控線上線率100%,多人在全國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,2019年高考杜宇靖同學以順德區文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學錄取。沈健寧同學的成功,彰顯出我校創新班教育教學質量上了一個新臺階。
>>> 沈健寧感言
雖然在李中學習才幾個月,但李中的一切足以證明,當時在中考填報志愿時,選擇李中是明智的。李中的老師和初中母校(陳惠南紀念中學)的老師,對學生非常有愛心和耐心,教學水平很高;不管是初中同學,還是現在的同學,都很友好,在學習、生活上相互幫助。
我發現自己對數學有著格外濃厚的興趣。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一直秉承遇簡則柔,遇難則剛的態度,盡己所能完善簡單題的做題規范,獨立解決每一道難題。于我而言,每一次歷經萬難的解題成功,總能帶給我無盡的歡愉,至此我一直很享受這種輾轉的過程。
我很榮幸此次能夠入選“英才計劃”培養對象。我要好好珍惜一年的培育時間,用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大限度的進步。不局限于考試題目,不拘泥于一種方法,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被數理化、科學化解釋,從各層次、各角度分析得出結論。
>>>班主任鄧紫玲寄語
沈健寧同學的中考總分位居我校第一名,在開學以來不驕不躁,學習勤奮踏實,課堂上思維活躍勇于發言,課后積極落實總結,并經常與老師溝通交流錯題與難題,過硬的成績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贏得了老師和同學的贊譽。
>>> 數學老師陳俊寄語
沈健寧同學對數學具有濃厚的興趣,喜歡思考數學問題,總能抓住問題的本質,思維活躍,方法簡潔,總能給出一些新穎的角度,課余時間能夠自學數學,深入鉆研。
>>> 什么是英才計劃?
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,落實《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》《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(2021-2035年)》有關要求,切實促進高校優質科技教育資源開發開放,建立高校與中學聯合發現和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的有效模式,中國科協和教育部組織開展了2022年中學生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計劃(簡稱“英才計劃”)工作。
實施“英才計劃”的目的,是選拔一批品學兼優、學有余力的中學生走進大學,在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、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,使中學生感受名師魅力,體驗科研過程,激發科學興趣,提高創新能力,樹立科學志向,進而發現一批具有學科特長、創新潛質的優秀中學生,并以此促進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相銜接,建立高校與中學聯合發現和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的有效模式,為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不斷涌現和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。
